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猪轮状病毒病等,一般在冬春季节多发。现笔者根据实践生产工作的管理经验将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流行病学
患猪、带毒猪是该类型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口腔、鼻、呼吸道等传播,各种年龄段的猪都易感。种母猪感染该病后排毒时间较长,可引起刚出生的仔猪呕吐、水样腹泻、脱水等,7 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达50%~100%, 低胎母猪及头胎母猪发病后所分娩的仔猪病死率会更高,症状更明显。随着日龄的增长病死率会逐渐下降,该病多呈周期性、地方流行性。
2 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仔猪呕吐、水样腹泻、严重脱水等,排粪呈喷射状,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内有气泡,粪便呈灰白色、黄绿色等,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
主要病理变化表现在小肠和胃部,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胃黏膜充血、胃内充满凝乳块,肠壁变薄、无弹性,肠黏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等。
3 防治措施
1)提高种猪群的健康度,减少种母猪的体内带毒以防感染哺乳仔猪。建议定期合理使用中药(如健胃性中药等)进行保健,并用微生态制剂或营养药进行调理;尽量在种母猪进入分娩期前清除病毒,确保猪群健康度处于较理想状态。
2)严格把控生产计划,严禁过度超产造成的生产流程混乱, 确保产房尤其是发病单元的空栏消毒时间为7~10 d, 产房的空栏消毒流程建议采用:清扫干净→2%~3%烧碱打湿浸润→清水冲洗干净→ 干燥→2%~3%烧碱打湿浸润→清水冲洗干净→干燥→用酸性消毒药喷洒消毒→干燥→10%~20%石灰乳喷白→在约80%的湿度下用甲醛熏蒸消毒。
3)做好环境控制工作,控制产房的栏面卫生、湿度及舍内的温度,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分娩及断乳单元舍内温度要达到23 ℃以上;发病期间全场禁止冲洗栏舍,猪舍内走道提倡使用生石灰、干粉消毒剂等控制湿度; 加强猪舍内外大环境的打扫及终末消毒, 生产线主干道及猪舍外周边用3%烧碱消毒, 2 次/周。
4)对在产或7 日龄以下发病严重的单元及时处理无饲养价值的哺乳仔猪,减少疾病传播;对7 日龄以上仔猪做好腹腔和口服补液(补液盐配方:氯化钠 3.5 g、氯化钾1.5 g、小苏打2.5 g、葡萄糖粉20 g,兑水1 000 mL), 同时灌服抗生素以预防继发细菌性腹泻。
5)加强种母猪腹泻疫苗的免疫工作,确保种母猪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目前市面上效果较好的是弱毒苗。加强疫苗的现场免疫操作, 保证免疫质量,免疫时选用后海穴注射,免疫的时间、剂量按疫苗供应厂家的指导意见执行为宜。
作者: 市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