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15〕162 号)指出“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将保护耕地列为重点考核内容。为此,全省展开保护耕地、耕地质量监测等工作。
目前,我市现已建立耕地地力定位监测点36个,其中,22个为耕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新增省级监测点2个、新增市级监测点12 个。
什么是耕地地力定位监测?
耕地地力: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监测点:为进行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而设置的观测、试验、取样的地块。
监测什么内容?
主要监测耕地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种类、田间作业情况、作物产量、施肥量等有关参数。
如何选择设置耕地地力定位监测点?
监测点设立时,应综合考虑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地力水平、耕地环境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同时,应参考有关规划,将监测点设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有代表性的地块上,以保持监测点的稳定性、监测数据的连续性。监测点设不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处理2个小区。
耕地地力定位监测工作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社会性农业基础工作,是福建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内容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工作,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仪器设备到位、资金到位,切实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2、严格质量控制。在调查采样环节,强化标准宣贯,规范技术操作;在检测环节,要指定有资质的化验室实行定点集中检测;在数据填报环节,要安排专人负责填报,并严格审核数据,确保数据科学准确。
3、加强资金管理。各地要确保监测资金用于监测点规范化建设、减产补贴、土样采集及处理、监测对比试验等方面,专款专用,保证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要采取标语、横幅、媒体等形式多样方式进行宣传报道,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培训会等,不断提高监测人员技术能力。
5、加强资料档案管理。各地要加强项目资料管理,从监测点布设、土壤剖面照片、取样照片等都要严格编号保存。监测点记载表、化验指标录入结果、年度监测报告等要严格备份,以防丢失。
作者: 肖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