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常温下很容易产生木质化,极大地影响到竹笋的营养和品质。竹笋采摘后在常温下贮藏24小时,即有60%的部位木质化,48小时后,几乎失去食用价植。由于竹笋多生产于交通不方便的山区或丘陵,从采摘到销售地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更加重了绿竹笋的木质化。常用的保鲜技术有:
(一)涂膜处理。涂膜处理是竹笋去除外壳和底部、根部后,在竹笋的表层涂上一层膜,以延缓竹笋的呼吸强度,从而减缓体内营养成分的损失。主要的涂膜有壳聚糖涂膜、魔芋葡甘聚糖涂膜。
涂膜时壳聚糖涂膜约为1.5%,魔芋葡甘聚糖涂膜约为0.2%。具体的浓度应根据涂膜液的组成和涂膜工艺。
(二)化学试剂保鲜。化学试剂保鲜主要有两种:⑴加入能释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试剂。常用的硫试剂有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等。⑵防腐剂。主要是用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氯化钠等,使用防腐剂时,一定要注意不同的防腐剂的使用范围及其最大使用量。
(三)低温冷藏。把处理后的竹笋放入透气塑料筐中,放置于冷库中,温度一般控制在3-6℃,湿度为85-95%。适当的降温可以有效地降低竹笋体内的呼吸强度,延缓呼吸峰的出现,可以大大地延缓笋体内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物质的分解。
(四)薄膜包装。用塑料袋装入笋块,然后密封保存,也有采用真空密封包装,常用的塑料袋主要是PE袋。但这种处理容易导致竹笋的无氧呼吸,从而使竹笋的品质变坏。因此这种方法常常和其他方法结合,如低温贮藏、包装袋内加入能释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固体缓冲释放剂、活性碳等。
作者: 叶俊强 谢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