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概况
|
农业要闻
|
政务公开
|
科技广场
|
热线服务
|
市场资讯
|
创建活动
|
新农村
|
专题报导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农业期刊 » 三明农业 » 正文
三 明 农 业

正刊第8期

三明市农业局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1日

 

我市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持续较快推进

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截止8月底,全市2017年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已动工9777人,占任务的104%,其中国定贫困对象动工571人,占任务的96%;省定贫困对象动工603人,占任务的98.9%。全市已建一层7918人,占任务的84.2%。全市共落实26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可安置917户农户,已动工838户,一层封顶720户,完成搬迁324户。扶贫小额信贷方面:截止8月底,全市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已发放担保贷款2.65亿元,较上月增长14.6 %,累计扶持6144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全市当月新增担保贷款3372万元,累计贷款余额2.52亿元,累计还款1273万元,贷款金额为风险担保金的1.99倍,对贫困户覆盖面为31.51 %“雨露计划”培训方面:截止8月底,各县(市、区)均已完成年度“雨露计划”培训任务,共培训6365人次,占任务数4885人的130.3%(市局扶贫科)

市农业局多举措贯彻实施新《种子法》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依法治种氛围。2016年以来,全市举办《种子法》及配套办法培训班11场次,发放《种子法》单行本500余份,印发种子相关法规、技术宣传材料等2万余份,培训种子从业人员1000多人。二是严格试验,加强品种管理和推广。落实国家、省级品种区试试验任务,组织种子企业组建试验联合体,40多个水稻新组合试验纳入省级试验统一管理,落实省级主推品种核心展示示范片点38个,主推品种核心展示示范片点面积3800亩,主推品种辐射推广面积104.7万亩。三是多措并举,规范种子市场秩序。2016年以来,全市共抽查67家种子经营门市部的106个水稻和66个蔬菜种子批样,检查种子标签100余个,水稻合格率90%以上。全市检查制种基地200余次,辐射面积23万亩。2017年开展制种基地苗期转基因安全监管专项检查,抽取样品40余份,检测结果阴性率为100%四是落实政策,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分级审批制度,全市共有县级审核、省级发证企业7家,注册资本均在3000万元以上,1家种子企业取得种子进出口许可,县级发证企业1家。今年泰宁县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

(市种子站)

中央和省财政支持我市扶贫工作

日前,财政部下达我市贫困革命老区建宁县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000万元,用于支持建宁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内小型生产性公益设施建设;省财政下达我市2436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创业发展,对贫困户购买种苗种畜禽、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设施和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休闲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光伏扶贫等项目进行补助,每人原则上不超过440元。(市局办公室)

《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开始实施

近日,由大田县茶业局参与起草的《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开始实施,规定了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的总则、基本要求、服务设施、评定、复核与处理等,适用于全国茶叶生产区或茶叶生产集中连片区申报国家茶叶公园的单位。这标志着“国家茶叶公园”建设进入规范化新时期。(大田县茶业局)

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获全国评比第三名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秘书局公布全国29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2016年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考核结果优秀,排名第三位。截至目前,落户园区的台资企业总数达48家,总投资4.9亿元,产值达9.6亿元,涉及种植、养殖、旅游、农林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辐射推广面积3.5万亩,带动农户6000余户,增加就业1.1万人。(市局对外合作科)

大田县着力打造科技型茶产业

一是标准化建设。推广茶园植树、梯壁种草等水土保持技术,提升生态效益。5.1万亩茶叶基地被继续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智能化生产。推广茶叶初制加工不落地自动化生产线,推动茶企技改升级,对每条生产线给予最高120万元补助。今年来共引进升级生产线1条,配置智能设备26台,清洁化改造4家。三是信息化监管。将县级以上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纳入可追溯平台管理。目前,全县有11家企业通过SC认证,12家企业28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8家茶企乌龙茶项目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1446.3亩茶园获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大田县茶业局)

清流县三种模式靶向对准扶贫需求

一是资金孵化。设立县乡村三级扶贫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及扶贫小额信贷基金会,为每户申请2万元3年的无息贷款。目前已开展担保业务282笔,贷款总额1915.9万元,其中贫困户209823.9万元,经营主体731092万元。二是村企合作。建立村企花卉产业扶贫轮训基地,划出一定面积鲜切花种植实验区,供贫困户实践学习种植后自行创业。目前带动5个村40余户贫困户种植花卉120余亩。三是企户协同。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形成82个结对帮扶户。(清流县农业局)

将乐县持续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搬迁促脱贫。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前落实造福工程233902人,易地扶贫搬迁96272人,续建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1个。二是产业促发展。以金森林业、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开展多样化产业帮扶。目前发展各类经营主体70余家,带动220余户贫困户发展生产。三是小贷促生产。成立县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会,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扶贫小额信贷综合服务平台。目前为82户贫困户提高扶贫小额信贷担保,发放生产与服务业担保贷款303.6万元。(将乐县农业局)

简讯

▲近日,财政部下达建宁县中央预算投资资金1845万元,用于支持建宁县国家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基地建设。(市局办公室)

▲日前,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授予13家单位第十批“水乡渔村”称号。其中我市3家,分别是宁化县闽盛源“水乡渔村”、沙县闽桑“水乡渔村”、宁化县南田“水乡渔村”。目前我市已有15家单位获此称号。(市局办公室)

 

明简报字075                 网址:http://www.ny155.com

 


发: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农业局,本局领导,局属各科(站、场)、存档。


作者: 王相俊  

网站地图 |

您是光临本网的第 位网友
主办: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承办:三明市农业市场与经济信息工作站
地址:三明市梅列区红岩新村37栋农业大厦
闽ICP备1100719号   闽公网安备35040202000154号
农业执法举报电话:8234019  渔业执法报案电话:8258028
  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电话:8225535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