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概况
|
农业要闻
|
政务公开
|
科技广场
|
热线服务
|
市场资讯
|
创建活动
|
新农村
|
专题报导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新农村 » 特色乡镇 » 正文

尤溪:田园变公园 风景变“钱景”

发布时间:2018-5-22 11:11:41   转载来源: 三明日报  浏览次数:2612  字号:  【关闭窗口

喜讯4月从意大利罗马传来,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尤溪联合梯田作为“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四个子项目之一,获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深山碧玉从此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无独有偶,4月上旬,尤溪县桂峰古民居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继汤川侠天下、朱子文化园后的又一个4A级景区。至此,尤溪已有3个4A级、3个3A级国家旅游景区。而在2015年底以前,尤溪全县A级景区数为零。

以龙头带动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传统农业大县尤溪,正在经历一场发展观念、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嬗变。

“吃饭农业”到“功能农业”

5月,雨中的联合梯田正在迎来一场新生。

在联合镇东边村,景区大门、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公厕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东边村党支部书记蔡启锡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初刚刚开工的锦绣梯田旅游项目,总投资2亿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金字招牌的取得,打破了联合梯田旅游招商难瓶颈。

绵延于联合镇八个建制村的联合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依山开垦,传承千年,联合梯田形成一套独特的灌溉体系。山上为水源林和竹林,向下为梯田和村庄。通过人工挖掘水渠和溪流,使山上涵养的水源流入村庄和梯田,一部分满足村庄的人畜饮水需求,另一部分满足梯田耕作需要。田中有寨,寨中有田,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存。

联合梯田曾先后被评为世界十大梯田和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同时,由于人口外流,这里出现梯田抛荒的现象,这个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典范的农耕稻作文化”一度面临“怎么持续”的危机。

镇里曾想通过收取门票的方式发展旅游,但发现行不通。2014年,镇里好不容易引来一家旅游公司帮助开发,却因为“门票都没地方收”摇摇头便走了。农业乡镇就不能搞旅游吗?

在池昭稳看来,答案是否定的。5年前,他被汤川乡胡厝村的山水所吸引,决定在尤溪开发以侠文化为主题的山水体验旅游景区。2014年底,景区试营业一个月,过去这个“施工队连吃面都找不到地方”的小村庄,每天迎来3000多名旅客,除了门票收入,周边百姓总收入超过几百万元。全乡有1.8万人口,5000多周边群众因它吃上了旅游饭。

正是看中旅游带来的综合效应,2015年底,尤溪首次提出“我家在景区”的发展目标。这个拥有朱子故里、中国传统古村落、土堡、银杏林等旅游资源和金柑、绿竹、竹子、油茶四个“中国之乡”,“尤溪绿笋”“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尤溪金柑”“尤溪红”5个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传统农业大县,由此迈上转型升级之路。

处处皆景并非处处造景

“除了正在建的,锦绣梯田旅游项目规划的梯田休闲观光区、生态休闲自驾车露营地、梯田摄影、书画展示馆、田间咖啡馆、农特产品购物街等配套项目也正着力动工。”联合镇党委书记陈祥耀告诉记者,“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保护,不搞大拆大建,目的是通过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良好体验。”

保护,从梯田复垦开始。针对抛荒现象,尤溪县安排专项资金对复垦和种植进行补助,2017年完成核心区929亩抛荒田复垦;“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民的收益。

东边村村民李时运,2016年尝试种植了1亩红米,每公斤售价20元,比普通优质米价格翻了几番,因此,他果断扩大种植15亩。

锦绣梯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祥前表示:“梯田核心村将以田地、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梯田开发,还与公司达成了景区门票收入及旅游业态分红的相关意向。”

保留传统的生产方式,也保留下了传统农耕文化。联合梯田特有鞭牛迎春、耕牛节、伏虎庙会、天贶节等农耕时节的庆典仪式,农耕文化融入了当地农民四季生活。梯田人家传唱的山歌、农谚,宋代大儒朱熹留下的古诗词,以及这些传统文化节日都已编入尤溪县中小学乡土教材。观景之外,游客在尤溪可以品味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

“我家在景区,表面是卖风景,其实卖的是文化。既然文化是最好的风景,那又何须大拆大建。”尤溪县委书记杨永生告诉记者,处处是景并非处处造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不管本地居民住在哪里,都像住在景区一样,水好空气好,到处有绿树红花,整洁美观,秩序井然;不管游客在不在景区,都能感到处处有景色。

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需制度设计的跟进。2016年,尤溪县首次将旅游工作纳入乡镇年终考核体系——总分100分,旅游占7分。并以“六不六多”为标准: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搞村里的宽马路,不过多使用水泥钢筋,不在门前屋后搞过度硬化;多依山就势、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搞村庄绿化、多用乡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

新主体焕发新活力

放眼尤溪,一个包含“一心、两带、两体、五区”,辐射全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以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为核,东部乡村文化体验旅游带、西部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带联动,东、西部田园综合体为睛,乡愁风情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乡村休闲度假区、绿色康体养生区、山水生态休闲区互动发展。

尤溪口镇,位于尤溪河汇入闽江的汇合处西侧,水口水库上游,是尤溪县乃至三明市通往闽江的唯一口岸,人口仅890人。去年来,镇里陆续开展了主街道白改黑、人行道景观提升、房屋立面修缮、灯塔公园等一系列基础提升工程,并结合库区移民小镇特色,规划打造渔乐小镇。

“整个镇变了一个样,非常漂亮!”在镇上开了鱼家乐的郑金旺,瞅准商机,大刀阔斧改造提升重新开业。

“有山有水有文化,家乡这么美,没有新业态怎么行?”在尤溪,像郑金旺这样的“新农人”越来越多。蔡华续于去年返乡带头成立了桂岭生态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中的正是洋中镇桂峰村的“钱景”。

眼下,蔡华续他们的合作社与福建五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开了合作,计划创建“生态循环休闲健康智慧农业园区”,总面积8000多亩。目前,已实现土地流转4000多亩,打造集生态循环有机种植养殖农业、农产品粗加工、休闲游乐观光、农耕体验、农业文化实践教育、养生健康、民俗民宿农家乐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新农人”们谋划跳出山水,深入挖掘尤溪本土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乡土文化,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创建休闲农业品牌,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点。

目前,尤溪县正着力打造悠游下村、九阜山休闲养生度假区、万亩吉祥茶文化园、农业观光体验园、久泰现代农庄、高春生态旅游度假区、龙门场古银杏摄影小镇等10多个重要建设项目;形成超过15条精品旅游路线、二日深度游线路、外部旅游线路设计等多元化线路。


转载者: 信息站  

网站地图 |

您是光临本网的第 位网友
主办: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承办:三明市农业市场与经济信息工作站
地址:三明市梅列区红岩新村37栋农业大厦
闽ICP备1100719号   闽公网安备35040202000154号
农业执法举报电话:8234019  渔业执法报案电话:8258028
  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电话:8225535
Android下载